人体损伤程度是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处理中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案件定性和量刑轻重。无论是执法人员、法律从业者还是普通公民,了解人体损伤鉴定标准都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相关案件。本文将详细解析重伤、轻伤和轻微伤的鉴定标准,帮助读者全面理解不同损伤等级的界定。
一、人体损伤鉴定的法律依据
人体损伤鉴定主要依据《人体损伤鉴定标准》进行,该标准是司法实践中认定伤情轻重的重要依据。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人体损伤程度分为重伤、轻伤和轻微伤三个等级,其中重伤又分为一级和二级,轻伤分为一级和二级。不同程度的损伤对应不同的法律责任,因此准确鉴定损伤程度对于公正司法具有重要意义。
二、重伤鉴定标准
(一)重伤一级
重伤一级是最严重的人体损伤等级,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情况:
1.颅脑、脊髓损伤:如植物生存状态、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偏瘫或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大小便失禁、重度智能减退等。
2.面部、耳廓损伤:重度容貌毁损。
3.听力损害:双耳听力障碍(91dB HL)。
4.视力损害:如一眼眼球萎缩或缺失且另一眼盲目3级、双眼盲目4级等。
5.颈部损伤:颈部大血管破裂、咽喉部广泛毁损导致呼吸完全依赖气管套管等。
6.胸腹部损伤:心功能IV级、一侧全肺切除、肝功能重度损害、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等。
7.生殖器官损伤:阴茎及睾丸全部缺失、子宫及卵巢全部缺失。
8.肢体损伤:二肢以上离断或缺失、双手功能完全丧失等。
9.烧烫伤:深II以上烧烫伤面积达体表面积70%或III面积达30%。
(二)重伤二级
重伤二级虽然程度略轻于重伤一级,但同样属于严重损伤,主要包括:
1.颅脑、脊髓损伤:如头皮缺损面积累计75.0平方厘米以上、开放性颅骨骨折伴硬脑膜破裂、脑挫裂伤伴神经系统症状等。
2.面部、耳廓损伤:如面部条状瘢痕(50%以上位于中心区)单条长度10.0厘米以上、一侧眼球萎缩或缺失、鼻部离断或缺损30%以上等。
3.听力损害:一耳听力障碍(91dB HL)、双耳听力障碍(61dB HL)等。
4.视力损害:一眼盲目3级、一眼视野半径10以下等。
5.颈部损伤: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重度)、咽喉或颈部气管损伤遗留呼吸困难等。
6.胸腹部损伤:心功能III级、肺破裂须手术治疗、肝脾胰肾破裂须手术治疗等。
7.盆部及会阴损伤:骨盆不稳定性骨折、膀胱破裂、子宫破裂等。
8.脊柱四肢损伤:四肢任一大关节强直畸形或功能丧失50%以上、股骨干骨折缩短5.0厘米以上等。
9.手部损伤:手功能丧失累计达一手功能36%、一手拇指离断或缺失超过指间关节等。
三、轻伤鉴定标准
(一)轻伤一级
轻伤一级是介于重伤和轻伤二级之间的损伤程度,主要包括:
1.颅脑、脊髓损伤:头皮创口或瘢痕长度累计20.0厘米以上、颅骨凹陷性或粉碎性骨折等。
2.面部、耳廓损伤:面部单个创口或瘢痕长度6.0厘米以上、耳廓离断或缺损相当于一侧耳廓面积30%以上等。
3.听力损害:双耳听力障碍(41dB HL)。
4.视力损害:外伤性青光眼经治疗难以控制眼压、一眼重度视力损害等。
5.颈部损伤:颈前部单个创口或瘢痕长度10.0厘米以上、咽或食管损伤遗留吞咽功能障碍等。
6.胸腹部损伤:女性一侧乳房损伤丧失哺乳功能、肋骨骨折6处以上、肝包膜破裂等。
7.盆部及会阴损伤:骨盆2处以上骨折、一侧卵巢缺失或萎缩、龟头缺失1/2以上等。
8.脊柱四肢损伤:四肢任一大关节功能丧失25%以上、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等。
9.手部损伤:手功能丧失累计达一手功能16%、一手拇指离断或缺失未超过指间关节等。
(二)轻伤二级
轻伤二级是较为常见的损伤程度,主要包括:
1.颅脑、脊髓损伤:头皮创口或瘢痕长度累计8.0厘米以上、颅骨骨折、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2.面部、耳廓损伤:面部单个创口或瘢痕长度4.5厘米以上、眶壁骨折、鼻骨粉碎性骨折等。
3.听力损害:外伤性鼓膜穿孔6周不能自行愈合、一耳听力障碍(41dB HL)等。
4.视力损害:眼球穿通伤或眼球破裂伤、角膜斑翳或血管翳、一眼矫正视力减退至0.5以下等。
5.颈部损伤:颈前部单个创口或瘢痕长度5.0厘米以上、甲状腺挫裂伤、咽喉软骨骨折等。
6.胸腹部损伤:女性一侧乳房部分缺失、肋骨骨折2处以上、胸壁穿透创等。
7.盆部及会阴损伤:骨盆骨折、直肠或肛管挫裂伤、阴道撕裂伤等。
8.脊柱四肢损伤:四肢任一大关节功能丧失10%以上、四肢重要神经损伤、四肢长骨骨折等。
9.手部损伤:手功能丧失累计达一手功能4%、除拇指外的一个指节离断或缺失等。
四、轻微伤鉴定标准
轻微伤是最轻的人体损伤等级,主要包括:
1.颅脑、脊髓损伤:头部外伤后伴有神经症状、头皮擦伤面积5.0平方厘米以上等。
2.面部、耳廓损伤:面部软组织创、面部皮肤擦伤面积2.0平方厘米以上、鼻骨骨折等。
3.听力损害:外伤性鼓膜穿孔、外伤后听力减退。
4.视力损害:眼球损伤影响视力。
5.颈部损伤:颈部创口或瘢痕长度1.0厘米以上、颈部擦伤面积4.0平方厘米以上等。
6.胸腹部损伤:肋骨骨折、女性乳房擦挫伤、外伤性血尿等。
7.盆部及会阴损伤:会阴部软组织挫伤、阴囊壁贯通创、外伤性先兆流产等。
8.脊柱四肢损伤:肢体一处创口或瘢痕长度1.0厘米以上、肢体关节肌腱或韧带损伤、足骨骨折等。
9.手部损伤:手擦伤面积10.0平方厘米以上、手关节或肌腱损伤、腕骨掌骨或指骨骨折等。
五、损伤鉴定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人体损伤鉴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鉴定原则:应以外界因素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原发性损害及后果为依据,包括损伤当时的伤情、损伤后引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等,全面分析,综合评定。
2.鉴定人资格:应当由法医师或具有法医学鉴定资格的人员担任;也可以由司法机关聘请或委托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
3.多种损伤的评定:多种损伤均未达到轻伤标准的,不能简单相加作为轻伤。若有三种(类)损伤均接近轻伤标准的,可视具体情况,综合评定。
4.数据界定:标准所定各种数据冠有”以上”或”以下”的均含本数。
六、损伤鉴定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人体损伤鉴定结果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刑事案件定性:根据损伤程度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不同罪名。
2.量刑依据:重伤、轻伤、轻微伤对应不同的量刑标准,是法官量刑的重要参考。
3.治安案件处罚:轻微伤通常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理,而非刑事处罚。
4.民事赔偿:不同程度的损伤对应不同的赔偿标准,是确定民事赔偿金额的重要依据。
七、结语
人体损伤鉴定是司法实践中的重要环节,准确的损伤鉴定有助于案件的公正处理。了解人体损伤鉴定标准,不仅对法律从业者有所帮助,对普通公民也有重要意义。在遭遇人身伤害时,了解自身损伤程度的法律界定,有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遵纪守法,避免因冲动行为导致他人受伤而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者:公益律师,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yils.com/10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