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接到一位老朋友的电话。他是一家小企业的老板,最近公司做了一次普法宣传活动,用了几张从网上下载的图片制作宣传海报。结果没过多久,他就收到了一封律师函,指控他侵犯了图片版权,要求赔偿数万元。他焦急地问我,这事儿该怎么办?说实话,这种情况我见得多了。近年来,随着普法宣传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单位和个人在制作宣传材料时不经意间踩了法律的红线,最后不得不面对高额赔偿甚至诉讼。类似的现象在社会上并不少见,尤其是对图片使用的法律规范,很多人要么不清楚,要么压根没当回事。
作为一名在法律领域摸爬滚打了20年的从业者,我深知这些问题的普遍性和潜在危害。普法宣传本是好事,旨在让更多人知法守法,可如果连宣传者自己都稀里糊涂地违法,那就真是得不偿失了。今天,我就从图片使用的法律依据讲起,结合真实案例和实战经验,跟大家聊聊如何在普法宣传中用好图片,既达到宣传效果,又不给自己惹麻烦。
图片使用的法律根基
说到图片的法律问题,首先得明白一个基础:图片不是随便就能用的东西。在中国,图片作为一种创作成果,通常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九条明确规定,著作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等。这意味着,未经作者许可,擅自使用他人图片,哪怕是下载后稍作修改再用,也可能构成侵权。
很多人可能会问,那我从网上随便找的图片不行吗?答案是,不行。法律上有个原则叫署名即享有,也就是说,只要图片上有作者署名,或者能证明是某个作者创作的,那版权就归他所有。更重要的是,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还规定了合理使用的几种情况,比如个人学习、新闻报道或者公益活动时可以使用他人作品,但前提是不能损害作者的合法权益,且必须指明出处。可惜的是,很多人在普法宣传中用图片时,既没征得同意,也没标注来源,这就埋下了隐患。
我曾参与过一次著作权法修订的研讨会,当时有个专家提到,立法初衷是为了平衡创作者权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可现实中,很多人把免费下载当成随便用,这其实是对法律的误解。尤其在普法宣传这种带有公益性质的活动中,大家更容易觉得用一下没事,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真实案例带来的教训
讲到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我亲手处理的案例。那是几年前,我还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时,接手了一起图片侵权纠纷。一家公益组织为了宣传交通安全,从网上下载了一组摄影师拍摄的车祸现场照片,制作成宣传册分发。摄影师发现后提起诉讼,要求赔偿10万元。庭审时,这家组织辩称,他们是公益活动,没有盈利,不该承担责任。可法院最终判决他们败诉,理由很简单:公益活动不等于可以随便用别人的作品,况且他们既没联系作者,也没标明出处。
这个案子让我印象深刻。庭审结束后,我跟当事人聊了聊,他们其实挺委屈,说自己是想做好事,没想到会惹上官司。我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但法律就是法律,它不会因为你的动机好就网开一面。从这个案例看,图片侵权的焦点往往不在于你用了什么,而在于你有没有合法授权。
再举个例子。前年,我在律所接到一个咨询。一家公司为普法宣传设计了一张海报,用了一张从网络平台下载的卡通插图。结果,插图作者通过技术手段找到使用记录,直接发函索赔8万元。公司负责人找到我时,已经焦头烂额。我帮他们分析后发现,那张图片虽然看似普通,但作者已在版权登记中心备案,证据确凿。最后只能通过和解,花了3万元了事。这件事让我感慨,很多时候,侵权不是故意为之,而是无知带来的代价。
如何合法使用图片
明白了法律风险,咱们再来说说怎么规避这些麻烦。普法宣传中用图片,其实是有章可循的。我根据多年经验,总结了几条实操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步,优先选择自创图片。如果你有能力,不妨自己拍照片或设计插图。比如请团队里的设计人员画一幅简笔画,或者用手机拍几张符合主题的照片。这样不仅能避免侵权,还能让宣传更有原创性。当然,自创不是人人都能做到,那就得走第二步——寻找合法来源。
合法来源主要包括两种:一是购买授权图片。现在网上有很多图片库,比如一些正规平台提供商用授权图片,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买了就能放心用。二是使用免费开源图片。有些网站明确标明图片可以免费用于非商业用途,但要注意看清授权条款,别一不小心超范围使用。我常跟客户说,花点小钱买授权,总比事后赔大钱划算。
第三步,如果实在要用网上的图片,一定要取得作者同意。可以通过邮件或社交平台联系作者,说明用途并请求授权。很多作者其实挺乐意让作品用于公益宣传,只要你态度诚恳,成功率不低。我就见过一个案例,一位律师联系摄影师后,不仅拿到了免费授权,还跟对方成了朋友。
最后,别忘了标注来源。这是法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作者的尊重。比如写上图片来源于某某网站,经某某授权,简单一句话,就能省去不少麻烦。
常见疑问解答
讲了这么多,可能有人还有疑问。我根据咨询中常被问到的问题,挑几个给大家解惑。
第一个问题:改一下图片算不算侵权?答案是,算。法律上有个概念叫实质性相似,意思是只要改动后的图片还能看出原作的影子,就可能侵权。我见过一个案子,有人把照片里的颜色调了调,法院还是判他输了。所以,别指望改两下就能逃过法律的眼睛。
第二个问题:公益活动用图片就不用付钱吗?不是这样的。前面案例已经说明,公益性质不等于免责。除非作者明确放弃权利,否则你得按规矩来。很多人有这误区,觉得做好事就该被原谅,可法律不这么看。
第三个问题:被索赔了怎么办?别慌,先找专业人士评估。我建议先核实对方的版权证明,再看自己的使用行为有没有合理辩护空间。如果真侵权了,尽早和解往往比打官司省钱。我有个客户就因为拖延,最后从3万赔到了5万,真是得不偿失。
总结与未来展望
回过头来看,普法宣传图片的使用,说到底是个法律意识问题。只要提前做好功课,选对方法,就能既宣传法律又不触碰法律红线。我常跟人说,知法守法从自己做起,这句话用在普法宣传上再合适不过。
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图片版权的保护可能会更严格。比如现在有些软件能自动追踪图片使用情况,侵权行为会更容易被发现。同时,我也期待法律能在公益宣传领域给出更多灵活规定,让创作者和宣传者都能找到平衡点。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用图片前先问问合法吗,别让好心办了坏事。遇到麻烦时,别怕,找对方法总能解决。希望大家都能在普法路上走得稳当,走得长远。
发布者:公益律师,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yils.com/2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