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从事法律工作十五年的律师,我接触过上百起工地受伤赔偿案例。说实话,在这些案例中,工地工人受伤骨折的情况非常普遍,但能够顺利获得合理赔偿的却不多。很多工人因为不了解法律规定,不知道如何维权,最终只能接受微薄的赔偿金额。今天,我想从专业律师的角度,为大家详细讲解工地骨折后该如何索赔这一问题。
一、工地骨折赔偿的两条途径
首先,我需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在工地受伤骨折后,你有两条索赔途径可以选择,而不是只能接受对方的随意赔偿。
记得去年我接手的一个案子,张师傅在某建筑工地干活时从脚手架上摔下来,造成腿部骨折。当时包工头只愿意支付医疗费,其他一概不谈。张师傅找到我后,我建议他走工伤赔偿途径,最终获得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补助金在内的全部赔偿,总金额是包工头最初提出数额的五倍多。
具体来说,这两条索赔途径分别是:
1.工伤赔偿途径
走工伤赔偿途径,需要经过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待遇索赔三个程序。这条路的优势在于,无论你对工伤事故发生有无过错,都可以获得不打折的赔偿;而且工伤的评残标准比人身损害的评残标准更宽松,同样的伤情,按照工伤评残标准可能评上等级,而按照人身损害评残标准则可能不构成伤残。
需要注意的是,工伤认定必须在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申请,否则将丧失这条索赔途径。此外,工人无需与责任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可以直接申请工伤认定。
2.人身损害赔偿途径
相比工伤赔偿途径,人身损害赔偿途径程序更简单,时间成本更低。受伤后可以直接起诉责任主体,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不过,这条途径的评残标准较高,且法院在审理时会考虑工人对事故发生的过错,可能会导致赔偿金额有所折扣。
坦白讲,我在实践中发现,对于伤情较轻、不太可能构成伤残的工伤案件,走人身损害赔偿途径往往更为合适;而对于伤情较重、很可能构成伤残的案件,则通常建议走工伤赔偿途径。
二、工地骨折赔偿项目与标准
无论选择哪条索赔途径,都需要了解赔偿包括哪些项目,以及各项赔偿的标准是什么。
1.医疗费
医疗费是指因伤致病所支出的挂号费、检查费、化验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等费用。记得曾经有位李师傅在工地摔倒导致腰椎骨折,医生建议他去大医院做手术,但他担心费用太高不敢去。我告诉他,治疗工伤的合理医疗费用是可以全额报销的,不必因为担心费用而耽误治疗。
医疗费的计算标准是实际发生的合理医疗费用,需要提供正规医疗机构的发票和清单作为证据。
2.误工费
误工费是指受伤工人因伤无法工作期间的收入损失。我曾经代理过一位在工地骨折的刘师傅,他担心休息期间没有收入,不顾医生嘱咐提前返工导致伤情加重。这是完全没必要的,因为误工费完全可以弥补这段时间的收入损失。
误工费的计算标准是: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无法证明收入的,可以参照当地同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3.护理费
护理费是指受伤工人在治疗期间需要专人护理的费用。我经手的案例中,有位王师傅双腿骨折,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妻子辞职在家照顾他。护理费正是为了补偿这种情况下的经济损失。
护理费的计算标准是: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4.交通费
交通费是指受伤工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产生的交通费用。需要提供交通费票据作为证据。
5.住院伙食补助费
住院伙食补助费是指受伤工人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计算标准一般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确定。
6.营养费
营养费是指受伤工人因伤情需要补充营养的费用。营养费的计算标准需要根据伤情和医嘱确定,通常需要提供医生的建议或证明。
7.残疾赔偿金
如果工地骨折导致伤残,还可以获得残疾赔偿金。这是对受伤工人因伤残丧失劳动能力的补偿。
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标准与伤残等级密切相关。例如,我曾代理过一位因工地事故导致腿部骨折并最终被评为十级伤残的赵师傅,他获得了相当于本人7个月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8.残疾辅助器具费
残疾辅助器具费是指因伤残需要配置辅助器具的费用,如拐杖、假肢等。计算标准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计算。
9.后续治疗费
骨折后可能需要进行康复治疗或二次手术,这些费用也应当纳入赔偿范围。
三、工地骨折赔偿责任主体确认
在索赔过程中,一个关键问题是确定谁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建筑工地层层分包的情况很常见,一旦发生工伤,各方往往相互推诿。
记得有一次,我代理的吴师傅在工地受伤后,包工头表示他只是中间人没钱赔偿,而施工单位则表示吴师傅不是他们直接雇佣的,双方互相推诿。经过调查取证,我们最终让两者共同承担了赔偿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在工地骨折事故中,赔偿责任主体可能包括:
1.包工头(雇主)
如果你是由包工头直接雇请的,那么包工头作为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发包人、分包人、承包单位
在建筑行业,很多情况下包工头本身并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而是接受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单位的转包或分包。根据法律规定,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实践中,建议同时将包工头和发包人、分包人、承包单位作为被告提起诉讼,以确保赔偿到位。
四、工地骨折索赔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了解了赔偿项目和责任主体后,接下来我要分享的是工地骨折后如何实际操作索赔。
1.工伤赔偿途径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应当在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申请。通常由用人单位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但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1年内直接申请。
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工人受伤后,施工单位或包工头承诺会帮忙申请工伤,但实际上一拖再拖,最终耽误了申请时间。我的建议是,如果发现单位拖延,工人应当自行申请工伤认定。
第二步:劳动能力鉴定。在工伤认定后,伤情相对稳定时,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
第三步:工伤赔偿申请。根据工伤认定结果和伤残等级,向用人单位或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赔偿。
2.人身损害赔偿途径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收集证据。包括事故发生的证据、损伤程度的证据、医疗费用的证据等。
记得有位工友在工地受伤后,没有及时拍照取证,也没有保留医疗票据,结果在索赔时遇到了很大困难。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在受伤后第一时间拍照取证,保留所有医疗票据。
第二步:确定被告。根据事故责任和法律规定,确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
第三步:提起诉讼。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被告赔偿损失。
3.重要注意事项
在索赔过程中,有几点特别需要注意:
首先,一定要保存好证据。包括事故现场照片、证人证言、工作关系证明、医疗票据等。没有证据,就没有发言权。
其次,注意索赔时效。工伤认定的申请时限是1年,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是3年,超过这些期限,将丧失索赔权利。
再次,对于赔偿协议要慎重签订。很多工人因为急需用钱或者不了解自己的权益,草率签订了赔偿协议,接受了远低于法定标准的赔偿金额。我建议在签订任何协议前咨询专业律师。
最后,如果对方拒绝赔偿或者赔偿金额明显不合理,不要犹豫,应当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五、常见问题解答
在多年的执业过程中,我发现工人朋友们对工地骨折赔偿有很多共同的疑问,在这里一并解答。
1.在工地干活没有劳动合同,受伤了能获得赔偿吗?
能。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不影响索赔。你可以通过工作证、工资发放记录、证人证言等方式证明工作关系。我曾代理过一位没有劳动合同的工人成功获得工伤赔偿,关键在于我们收集了充分的证据证明他确实在该工地工作。
2.工地骨折了,包工头只愿意支付医疗费,怎么办?
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包工头可能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医疗费以外的赔偿,如”行业惯例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小心”等。但法律规定的赔偿项目远不止医疗费一项,包括误工费、护理费等在内的多项费用都应当得到赔偿。如果协商无果,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3.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需要多长时间?
工伤认定一般需要60日内作出决定,特殊情况可以延长30日。伤残鉴定则需要在伤情相对稳定后进行,时间因人而异。整个工伤赔偿流程可能需要数月甚至一年以上的时间。
4.能否同时走工伤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两条途径?
不能。这两条途径是互斥的,只能选择其中一条。一般建议伤情较重、可能构成伤残的案件选择工伤赔偿途径;伤情较轻、主要是短期医疗费和误工费的案件选择人身损害赔偿途径。
六、真实案例分享
最后,我想分享两个我经手的真实案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案例一:层层分包导致的责任混乱
陈师傅在某大型建筑工地工作时从脚手架摔下,导致髋部骨折。事发后,包工头、分包商和总承包商三方互相推诿责任。包工头说他没钱赔偿;分包商说陈师傅不是他直接雇佣的;总承包商则表示他们已经将工程分包出去,事故责任不在他们。
在了解情况后,我建议陈师傅走工伤赔偿途径,并将总承包商作为责任单位申请工伤认定。经过社保部门认定工伤,并评定为九级伤残后,总承包商最终承担了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总计赔偿金额超过15万元。
案例二:轻微骨折也要主张全部权益
王师傅在工地被钢管砸中手指,导致手指骨折。包工头认为这是小伤,只愿意支付3000元医疗费了事。王师傅找到我咨询后,我建议他走人身损害赔偿途径,一方面是因为伤情较轻,另一方面是为了节省时间。
我们一起收集了事故证据、医疗票据,并请医生出具了关于误工时间的证明。最终通过诉讼,王师傅获得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在内的总计1.2万余元的赔偿,远高于包工头最初提出的金额。
七、结语
工地骨折索赔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领域,涉及工伤保险、劳动法和侵权责任法等多个法律部门。作为普通工人,面对复杂的法律程序和强势的对方,确实存在很多困难。但只要了解自己的权益,掌握基本的维权方法,就能够有效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更多在工地受伤的工人朋友获得应有的赔偿,也希望各建筑单位能够重视工地安全,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毕竟,预防胜于治疗,安全重于一切。
发布者:公益律师,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yils.com/2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