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法律体系与技术规范全面解析

计量工作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是保障社会公平交易的基础。我国计量法律体系由法律、法规和规章三个层次构成,形成了完备的监管框架。了解计量单位、量值传递、计量器具管理等核心知识,对保障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究竟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正确应用这些规范?本文将为您揭开计量法律法规的神秘面纱。

计量法律体系与监督管理制度

计量法律体系与技术规范全面解析

计量工作是国家技术基础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为规范计量活动,我国建立了完善的计量法律体系。

我国计量法律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85年9月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这是我国计量工作的根本大法;第二层次是国务院于1987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等行政法规;第三层次是国家计量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如《计量标准考核办法》《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办法》等。这三个层次的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我国计量工作的法律保障体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对全国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量监督工作。具体职责包括: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组织量值传递;对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实施监督;进行计量认证,组织仲裁检定,调解计量纠纷;监督检查计量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等。

法定计量单位及其使用规范

法定计量单位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计量单位。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制单位、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以及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国际单位制(简称国际制)是由国际计量大会采纳的一种一贯的单位制,它由七个基本单位组成:长度单位米、质量单位千克、时间单位秒、电流单位安培、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物质的量单位摩尔和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

在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计量单位的数字和单位符号之间必须留有适当的空格,如10 kg而不是10kg;

2.单位名称来源于人名时,符号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其余小写,如赫兹的单位符号是Hz;

3.组合单位的表示方法应规范,如速度单位表示为”米每秒”,符号为m/s;

4.单位词头不能重叠使用,如1纳米应写作1 nm,而不是1 mm;

5.表示分数单位时,可使用负指数,如密度单位kg/m也可表示为kgm。

计量标准与量值传递体系

计量标准是指为了量值统一而制作、保存和维持的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或测量系统。按照等级和用途,我国的计量标准分为: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和部门或企业的最高计量标准。

计量基准是国家授权的代表国家最高准确度的计量标准,由国家计量科学研究院负责建立和保存。计量基准分为基准和副基准两类。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建立,用于社会公用量值传递。部门或企业最高计量标准是其内部量值传递的最高依据。

计量标准的量值传递是指将上位标准的量值通过检定或校准传递给下位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过程。量值传递的目的是确保计量单位的一致性和各种测量结果的可比性。我国对计量标准实行严格的考核和复查制度,以确保计量标准的准确可靠。

根据《计量标准考核办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建立的本行政区域内最高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其考核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组织进行;部门、企业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由其主管部门、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组织考核。无主管部门的企业建立的各项最高等级计量标准,由该企业登记注册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主持考核。

计量器具的法制管理

计量器具是指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领域,并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对这类计量器具,国家实行强制检定制度。

强制检定是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所属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者其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依法对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实施的强制性检定。强制检定遵循经济合理、就地就近的原则,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

对于制造计量器具的新产品,需要经过型式批准。型式批准是指对计量器具的设计、制造、性能和检定方法的测试和确认程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的计量装置、仪器仪表和量具,其新产品必须申请型式批准。

销售计量器具的企业,必须和制造计量器具的企业一样,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所销售的计量器具符合国家法定要求。对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还必须进行强制检定,合格后才能出售。

计量检定与仲裁检定制度

计量检定是计量技术机构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所进行的一系列技术操作。计量检定一般包括外观检查和计量特性检查两部分。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将获得检定证书或加贴检定合格印,检定不合格的将获得检定结果通知书。

仲裁检定是指在发生计量纠纷时,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依法进行的检定。计量纠纷是指因计量器具准确度引起的纠纷。申请仲裁检定应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递交申请书。接受申请的计量行政部门应在接受申请后7日内发出进行仲裁检定的通知。

我国仲裁检定实行二级终裁制。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如对一次仲裁检定不服时,可在接到仲裁检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二次仲裁检定。二次仲裁检定的结果为终局裁决。仲裁检定完成后,应出具仲裁检定证书,作为处理计量纠纷的依据。

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制度

注册计量师是指经考核认定或考试取得相应级别注册计量师资格证书,并依法注册后,从事规定范围计量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注册计量师分为一级注册计量师和二级注册计量师两个级别。

注册计量师的主要职责包括:参与制定计量发展规划和计量技术规范;负责建立、保存、维护和溯源计量标准;负责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测试工作;参与重大计量科研项目、计量器具新产品研制和型式评价;参与计量纠纷处理和仲裁检定等。

注册计量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履行相应的义务,包括:执行计量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技术规范;保证计量技术工作的真实、可靠;保守在计量技术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他人的技术或商业秘密;参加继续教育等。

同时,注册计量师也享有相应的权利,如:在规定范围内从事计量技术工作,履行相应岗位职责;获得与执业责任相应的劳动报酬;对违反计量法律、法规、规章和计量技术规范的行为,有权拒绝和建议纠正等。

计量技术规范与标准

计量技术规范是指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批准发布的,规定计量技术要求、方法和管理要求的技术性文件。主要包括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检定系统表和计量技术规范。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用汉语拼音缩写JJG表示,编号形式为JJG—;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也用JJG表示,编号为JJG2—,顺序号为2000号以上;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用JJF表示,编号为JJF—。

计量技术规范分为通用计量技术规范和专用计量技术规范两类。通用计量技术规范适用于各类计量活动的共性技术要求,如《计量比对》《计量器具形式评价大纲编写导则》等;专用计量技术规范针对特定领域的计量活动,如《微型计算机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等。

计量监督与法律责任

计量监督是指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依据法律对计量活动进行的监督检查。其内容包括:对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的监督;对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的监督;对商品量的监督;对计量检定人员资格的监督等。

违反计量法律法规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计量法》规定了八种行政处罚形式:责令停止生产、停止制造、停止销售、停止营业、停止使用、没收计量器具、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

例如,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责令其改正;属于商品标签、说明书的,可责令其停止销售,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以罚款。制造、销售未经型式批准的计量器具新产品的,责令其停止制造、销售,没收违法所得,可并处罚款。

对计量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举报。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通过健全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和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我国计量工作在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和掌握计量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对于从事计量工作的人员和相关企业单位至关重要。

发布者:公益律师,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yils.com/6289.html

(0)
公益律师的头像公益律师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午5:06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午5: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