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侵权的法律界定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一图胜万言”已成为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然而,随之而来的图片侵权问题也日益突出。许多网站、公众号运营者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随意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图片,导致侵权纠纷频发。那么,图片侵权究竟如何界定?赔偿标准又是如何确定的?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摄影作品是受法律保护的作品类型之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使用其摄影作品,包括在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均构成侵权。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对原图进行修改,同样构成侵权,不仅涉嫌侵犯复制权,还可能侵犯著作权人享有的修改权。
图片侵权赔偿的法律依据
《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这一规定为图片侵权赔偿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也确立了赔偿计算的基本原则:首先考虑权利人的实际损失,其次是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最后才是法院酌情判决的法定赔偿。
图片侵权赔偿标准的确定
在实践中,由于图片侵权案件的特殊性,权利人往往难以证明其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违法所得。因此,大多数图片侵权案件都适用法定赔偿的方式确定赔偿金额。那么,法院在确定法定赔偿金额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作品的独创性与商业价值
图片的独创性程度直接影响其市场价值,也是法院确定赔偿金额的重要考量因素。一般而言,独创性高、拍摄难度大、商业价值高的图片,其赔偿金额也相应较高。
例如,体育赛事摄影作品通常需要摄影师提前申请摄影记者证,按照赛程时间派遣摄影师到达固定场地,并选择能够体现项目特点和比赛高潮的最佳地点进行拍摄,拍摄成本高于一般的数码摄影作品。对于摄影师而言,需将高速运动的瞬间以独特的构图和精准的速度记录下来,这不仅需要精良的拍摄器材,还要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以及敏锐的感悟力和抓拍能力。因此,此类作品的赔偿金额通常较高。
侵权行为的性质与情节
侵权行为的性质与情节也是影响赔偿金额的重要因素。如果侵权人主观恶意明显,如明知图片有明确的权属标识仍然使用;或者将图片用于商业目的,如用于产品宣传、销售等;或者在侵权后拒不承认、拒绝协商解决,这些情况下,法院通常会判决较高的赔偿金额。
相反,如果侵权人主观过错较小,如误认为图片可以自由使用;或者图片仅用于非营利性目的;或者在发现侵权后积极配合解决,这些情况下,赔偿金额可能相对较低。
权利人的维权方式
权利人的维权方式也会影响赔偿金额的确定。如果权利人在发现侵权后,首先尝试与侵权人协商解决,提出合理的赔偿要求,但侵权人拒绝配合,权利人不得已才提起诉讼,这种情况下,法院可能会支持权利人的赔偿请求。
相反,如果权利人直接提起诉讼,没有尝试协商解决,或者提出明显过高的赔偿要求,法院可能会酌情降低赔偿金额。
图片侵权赔偿的梯度标准
根据广州互联网法院的审判实践,该院创新提出了一套”一般标准多维分析”的要素认定规则,以及梯度赔偿标准,有效解决了网络图片侵权判赔标准的难题。
目前,经广州互联网法院判决的网络图片侵权案件,判赔金额大致有350元、600元、900元、1500元、2800元等金额,呈现规律化梯度分布,反映了该院针对网络图片著作权侵权赔偿的标准和尺度。
这种梯度赔偿标准的确立,一方面为权利人提供了明确的维权预期,另一方面也为侵权人提供了明确的行为指引,有利于减少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旅行社未经授权使用摄影师作品
原告蔡先生是某知名网站签约摄影师,曾荣获多个摄影奖项,在业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他专门前往西藏林芝采风,创作拍摄了一组名为”西藏林芝—桃花沟”的照片上传至网站。被告某旅行社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在其运营的微信公众号上使用了蔡先生拍摄的图片。
广州互联网法院综合考虑涉案图片的制作成本、独创性程度、商业价值、拍摄成本、图文比重,以及疫情对被告旅行社的影响等因素,判决被告向原告赔偿1300元。
案例二:体育摄影作品被侵权
某娱乐公司享有一张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国VS韩国”图片的著作权,该图片载有明确的权属标识。某体育用品公司未经许可,擅自在其公司的微信公众号中使用了该图片。娱乐公司发现侵权后,及时与体育用品公司联系、沟通,希望以1000元的价格达成和解,但体育用品公司予以拒绝。
法院经审理,考虑到涉案图片为体育赛事摄影作品,拍摄难度大,商业价值高,且权利人诚信维权,在协商未果后才提起诉讼,判决体育用品公司向娱乐公司赔偿1500元。
案例三:图片被用于商业宣传
学生刘某享有一张外籍模特佩戴手表倚靠在车窗的图片著作权。某电商公司未经许可,将该图片用于其天猫店铺销售的一款手表的链接首页,并将原图中的手表修改为该公司的商品。根据涉案店铺的销售记录,该款商品月销量为1000单以上,销售价格为108元至199元不等。
庭审中,在刘某举证证明了涉案图片不同格式原图、摄影花絮视频的情况下,电商公司仍抗辩认为涉案图片是其离职员工创作。法院考虑到涉案图片被用于商业宣传,且侵权人拒不承认侵权,判决电商公司向刘某赔偿2800元。
如何避免图片侵权风险
对于图片使用者
1.网上图片不可随意使用。使用他人作品必须经过著作权人的许可,免费下载并不代表可以任意使用。
2.修改后的使用同样构成侵权。对原作品进行局部修改,不仅涉嫌侵犯复制权,还涉嫌侵犯著作权人享有的修改权。
3.”对侵权不知情非营利目的”不是挡箭牌。著作权是绝对权,具有强烈的排他属性,只要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也没有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擅自实施受专有权利控制的行为即构成”直接侵权”。
4.接到法院应诉通知书后,要积极应诉,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如果当事人拒绝确认送达地址或以拒绝应诉、拒接电话等方式躲避、规避送达的,法院可以将自然人的户籍地、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注册地直接推定为送达地址,进行送达。传票等诉讼文书留在该地址之日或邮寄被退回之日视为送达之日,法院可以缺席审理。
对于图片权利人
1.及时登记著作权,保留创作证据。对于重要的摄影作品,建议及时进行著作权登记,并保留创作过程中的原始素材、不同格式的原图等证据,以便在维权时能够有效证明权属。
2.在图片上添加权属标识。在发布图片时,可以在图片上添加水印或其他权属标识,一方面可以起到警示作用,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也便于在发现侵权时能够迅速确认权属。
3.采取合理的维权方式。在发现侵权后,可以先尝试与侵权人协商解决,提出合理的赔偿要求。如果协商不成,再考虑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维权成本,也有利于获得法院的支持。
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图片侵权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我们需要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规范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也需要建立合理的赔偿标准,平衡各方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推动创新创作的繁荣。
对于图片使用者而言,最安全的做法是使用自己创作的图片,或者通过正规渠道获得授权使用他人的图片。对于图片权利人而言,则需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构建一个尊重知识产权、鼓励创新创作的良好环境。
发布者:公益律师,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yils.com/8663.html